2007年宁波市文化事业发展综述
阅读:
时间:2009-01-16
来源:宁波史志网
2007年,宁波市文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事业发展全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甬剧《典妻》获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提名剧目”;姚剧《母亲》、越剧《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甬剧《风雨祠堂》等3台剧目获省第十届戏剧节剧目大奖;电视剧《天地粮人》、广播剧《静静的胡杨》和《淘气包马小跳》、歌曲《江南青青竹》、报告文学《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等5部文艺作品分别获第十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入选作品奖;慈溪器乐作品《越瓷.风》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最高奖“群星大奖”,海曙区表演唱《老墙门》获“群星创作奖”,象山广场舞蹈《象山渔鼓》获“群星表演奖”。年内,宁波剧院继续举办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展演活动。
贯彻“人人享受文化,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的工作理念,鄞州区的星光工程、北仑区的文化阳光工程、余姚市的“111文化工程”、镇海区的“五个一”示范村建设工程以及其他各县(市)区的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稳步推进。全市新创建340个村落、社区文化宫,“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逐步形成。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全年放映电影达24810场(公益性),戏剧1000余场,在全国率前实现“一月一村放映一场电影”目标。举办宁波第九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 “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文艺展演活动、首届未成年人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节、“喜迎十七大、颂歌献给党”大型广场歌会、群众业余文艺团队调演以及服装节等重大节庆文化活动。
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推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全市文化经营单位8488家。出台2007~2009文化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激励办法。深化群艺馆、图书馆、天一阁、保国寺、文保所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指导宁波剧院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继续实施艺术院团“一团一策”。市歌舞团公司首次列入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