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人:钱铭岐
1949年春天,南下的解放军势如破竹,浙东广大地区的解放已指日可待。在我解放大军渡江前后,浙东临委按照上级指示,积极部署配合主力部队解放浙东广大城镇,同时抓紧做好接管城市的准备工作。
我当时在浙东临委领导下,任中共四明工委委员、城工部部长兼鄞慈县工委书记。开辟城市工作是我的重要任务。当时宁波地方党组织遭到破坏,我们无法直接到宁波城里开展工作,因此我们一边广泛组织发动青年学生、知识分子和敌军开展工作,一边联系宁波上层社会名流,做好他们的统战工作,其中主要目标集中在金臻庠、沈曼卿两位先生身上。
金臻庠、沈曼卿两人在当时的宁波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金臻庠因1920年创办《时事公报》而崭露头角,办报30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宁波各阶层之中。沈曼卿是一位博学多才、具有正义感的书生,又是宁波工商界的头面人物之一。抗战时期,我们地下党与沈曼卿有过直接接触,并得到过他的支持,而金臻庠身边很早就有我们的地下党员。经过多年了解,我们认为,金臻庠、沈曼卿是可以与我们共产党交朋友的人,能够帮助做一些当时我们力所不及的工作。
应该说,在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大背景下,金臻庠、沈曼卿对当时的形势是有清醒认识的。我们希望解放宁波时,宁波城能较完整地保留下来,水、电、工厂、学校、医院等设施能正常运作。我们需要金臻庠、沈曼卿并通过他们带动一批人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与他们详细面谈这些事情。于是,我们与金臻庠、沈曼卿约好在西门外望春桥附近商谈。
让金臻庠、沈曼卿出城与我们会面,对他们两人也是一个考验。因为他们两人目标很大,两人同行恐怕会引起敌人的疑心。为他们的安全考虑,我们临时改由沈曼卿一人前来赴会。但沈曼卿一人出城来也会让敌人起疑。为遮人耳目,沈曼卿叫了大律师柳璋陪同,坐黄包车到西门外李儒林医师家,假装去看病。柳璋律师留在候诊室,沈曼卿则改乘小船来到望春桥附近。我已带了一个小分队等在那里。
这是我第一次与沈曼卿相见,只见他穿着深色长袍,戴着黑框眼镜,个子不是很高,但举手投足之间很有绅士风度。那天我们商谈了三个要点:一是请他们设法摸清敌人动向和敌党政军警以及市内重点工厂企业情况;二是迅速改组商会中的自卫救济委员会,掌握该组织的人、财大权;三是积极组织社会力量,迎接解放。同时确定,宁波城内由金臻庠、沈曼卿具体负责上述工作。
因为宁波的旧商会势力很大,社会上一切重大活动都在旧商会中进行。掌握了商会的权力,对于宁波的解放将会发挥作用。沈曼卿回去后就跟金臻庠等一起,根据我们提出的要求,改组了商会自卫救济委员会,安插进与党有联系的一些人士。同时,为防止敌人撤退后隐蔽在各个角落的残余匪兵和一些歹徒趁火打劫,他们号召原有的义勇警察和各救火会的救火人员迅速组织起来,负责市区临时治安。由于群众和工商界赞同,很快编成一个治安大队,分布在市区各处,听候命令。
由于我们党在解放前夕注意做好金臻庠、沈曼卿等宁波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以及我党在城内秘密联络点开展的工作,因此,在宁波解放时,城内各阶层早已广泛发动起来,维护了城市的正常运作,工厂照常开工,学校照常上课,商店照常营业,电厂照常发电,电话依然畅通,水照常供应,整个社会治安情况良好。解放军入城那天,两千学生抬着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像,高唱“我们的队伍来了”,列队欢迎解放军。宁波城到处歌声嘹亮,红旗招展。
采访手记
近日,记者与市委党史研究室同志在杭州采访了钱老。一阵寒暄后,钱老先拿出了一张纸,记者以为是钱老为我们这次采访准备的材料,他却说:“了解当年宁波解放前后的事情,还有不少老同志值得去采访一下。我向你们推荐目前住在杭州的5位老同志,纸上记着他们的地址、电话。”然后,他一一介绍这五名老同志当年的情况。他说,他离休前从事过宣传工作,知道我们对采访对象要进行综合考虑后才能决定是否去采访,所以他事先没有给这些老同志打过招呼,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联系他们。钱老的这番热心令我们很是感动。
(原载2009年5月18日《宁波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