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史编研
  • 党史编研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改革开放之路的成功探索——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 阅读:
  • 时间:2010-03-25
  • 来源:宁波史志网
  •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发展道路。宁波亦从此一改近代以来的颓势,各项事业开始蒸蒸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地方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探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适合本地特点的改革开放成功之路。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细致梳理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探索历程,认真总结地方党委、政府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对推进宁波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兄弟城市加快建设和谐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也具有积极借鉴作用。

        一、宁波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

        港口是宁波发展的生命线,推动着宁波从陆地走向江河,走向海洋,走向世界。宁波港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港口之一,自唐至清一直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口岸。但是近代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宁波港口发展举步维艰,城市地位每况愈下。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港口焕发蓬勃生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比较明显的成就,为改革开放积累了能量、奠定了基础。但是受国际经济封锁、我国海防战略等影响,宁波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发展质量还不够高。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之前宁波仍然是普通的江南小城、区域性的内河小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第一次把改革开放确立为我国基本国策。这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拉开了宁波跃升发展序幕,揭开了宁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新篇章。

        (一)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启动(1978—1992)

        1978年到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萌芽和启动时期。这一时期,中央作出把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宁波也就是在这一时期正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程,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初步奠定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基础。
        第一,大规模开发建设港口,港口城市基础初步奠定。宁波的开放始于1979年6月北仑港的对外开放,但是宁波由海防重镇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转变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就已开始。1973年2月周恩来总理发出“三年改变我国港口面貌”的号召,7月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粟裕便率队到宁波考察海港选址。宁波从此迎来持续30余年的建港大潮。1974年1月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镇海港区。1978年1月北仑港区建设小组正式成立。1978年12月宁波第一座万吨级码头——镇海港区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竣工。同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宁波港务管理局,统一建设、管理宁波、镇海、北仑三个港区。1979年1月,北仑港区被确立为国家重点开发的国际深水中转港,6月北仑港区获准对外开放。为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加快推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宁波开工建设了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北仑发电厂、杭甬高速公路、栎社机场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镇海、北仑港区的大开发大建设,不仅使古老的宁波港走出甬江,完成由内河港到河口港再到海港的两次历史性跨越,而且为提升宁波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1980年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便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城市确立为今后的奋斗目标。
        第二,对外开放逐步拓展,全方位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这一时期,宁波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准备适应、逐步拓展的过程。以1979年6月1日宁波港对外开放为标志,宁波正式拉开对外开放序幕。1980年宁波第一家外资企业——宁波东方眼镜制造有限公司成立。1984年5月宁波被确立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同年宁波获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宁波市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当年宁波自营进出口便前所未有地突破1亿美元,宁波外贸实现由单纯货源收购向以自营进出口为主的综合经营转变。1988年3月,宁波所属的余姚、慈溪、奉化、鄞县、宁海、象山六县(市)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从此宁波实现全区域开放。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混合经济形态开始萌芽。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1979年秋后宁波在“三靠”地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1980年10月起开始全面推广。1984年宁波成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改革开始在宁波全面铺开。农业方面,1985年取消粮食、棉花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1986年启动粮田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工业方面,宁波乡镇企业 、个体和私营经济开始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混合经济形态开始萌芽。国有企业实行经营权扩权、简政放权让利、经济承包责任制等制度改革,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第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开展,城市空间格局初步定型。1978年9月海曙、镇明、江东、江北四个老市区被确定为市辖区一级行政建制。1982年8月,国务院同意镇海县由宁波地区划属宁波市管辖 。1983年宁波地区和宁波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1984年,海曙、镇明两区合并为新的海曙区,划镇海县部分区域设立滨海区(后来的北仑区),全面完成农村政社分设,建立了358个乡(镇)人民政府,普遍成立村民委员会 。至此宁波已形成如今辖有11个县(市)区的行政区划框架,为后来大规模高速度建设创造了良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础。
        第五,宁波城市地位快速上升,初步显现经济大市形象。1984年5月宁波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8月1日邓小平同志发出号召,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动员起来,建设宁波。1985年11月国务院专门为还是地级城市的宁波成立了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 ,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1987年国务院决定对宁波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88年,国务院批准宁波市为“较大的市”,赋予地方立法权。宁波城市地位的快速上升,促进了宁波的繁荣与发展。1992年宁波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2.94亿元,比1980年的29.53亿元增长了6倍多 。宁波提前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经济大市的地位开始确立。

        (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全面启动(1992—2002)

        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全方位纵深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宁波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市场化改革激发“宁波活力”。1993年宁波市被列为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开始新一轮体制改革。一是从1998年至2000年,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宁波市基本完成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关系制度改革,国有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二是从1993年至2000年,按照“抓大转中放小”的原则,宁波市基本完成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一大批产权明晰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三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所有制结构从以国有、集体为主逐步向国有、集体、民营、外资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混合经济模式基本定型。四是三次产业结构从1991年的19.3∶57.9∶22.8优化为2002年的7.0∶55.2∶37.8 ,基本接近工业化中期的城市经济水平。五是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在镇海、北仑滨海区域形成能源、原材料临港产业带,14440家企业汇聚114个各类各级工业园区 ,在全市乡村涌现出145个产业集群,年产值达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 。
        第二,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初步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跨越。一是特殊经济区范围不断扩展。1992年10月,国务院同意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北仑港工业区合并,开发区面积由3.9平方公里扩大到29.6平方公里;1992年11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宁波保税区;1993年3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获准成片开发大榭岛,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二是通过“市场多元化”(1990年)、“以质取胜”(1991年)和“大经贸”(1994年)等战略,宁波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进出口年均增速高达47%,确立了华东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的地位。三是外资领域由加工工业向交通、城建、商贸、农业等多领域拓展,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利用外资的新格局。四是外经实现跳跃式发展,国际工程承包快速发展,海外实业投资、境外经贸办事处明显增多,劳务输出规模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
        第三,在社会民生建设上,社会保障、科教文卫等事业稳定发展。一是宁波区域创新体系开始形成。宁波市启动科教兴市战略,专利发明迅猛增长,2001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148项,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五位 ;人才队伍迅速扩大,仅2002年就引进本科学历以上和中级职称以上人才2.1万人。二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普通高校从1991年的5所发展到2002年的14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2%,宁波社会办学从无到有,2000年发展到1999所 ,并涌现出万里国际学校等一批颇具规模的办学实体。三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1991年宁波市掀起创建文明城市热潮,到1997年底全市34%的小区成为市级文明小区,建成17个省级文明村和38个市级文明村 。四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宁波在全国率先进行建立“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试点;1995年开始全面改革医疗保险制度;1996年在全省率先推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8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应保尽保;2002年在全国率先推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办法。
        第四,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宁波市管理权限、管理职能发生重大转变。1994年宁波市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全市机构改革稳步展开,1992年5月宁波市全面开展农村撤区、扩镇、并乡工作,347个镇(乡)被合并为150个镇(乡) ;1996年全市启动小城镇建设改革试点,邱隘镇等6个中心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周巷镇和溪口镇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镇;2001年宁波开始政府机构改革,大规模调整社区建制,市政府机构由原来的48个减少到44个,县(市)政府机构平均由31个减少到24个左右,市辖区政府机构平均由22个减少到18个,276个居委会被合并为146个社区 。政府服务水平明显提高,1998年33个市级部门和单位在全市率先实行政务公开;1999年农村全面推行村务公开;2001年7月宁波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成立;1999年到2002年宁波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审批事项由1999年的1227项削减为278项 。

        (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科学发展(2002— )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施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我国改革开放步入制度性开放和深层次改革的新时期。与此同时,宁波开始步入大转变、大转型时期,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迎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现代化、国际化全面提升的科学发展阶段。
        第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一是宁波各级政府着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定期清理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革公共财政体制,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加强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二是全市基本完成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和排污权交易改革开始试点,投资、财政、规划、国土等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三是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开始试点,在全国首创“五险合一”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2007年宁波市推出《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在全国首创包含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和医疗纠纷“宁波解法” ,创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实施现代化和谐社区建设工程,2003年在全国率先推出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2007年全市235个城市社区全部实现直选 ,2008年全市34个社区成为浙江省首批“和谐示范社区” 。
        第二,宁波港的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宁波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一是港口发展实现新跨越,跻身世界级大港。宁波港货物吞吐量从2001年1.28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3.6亿吨,占据全国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增幅持续保持在15%以上,从2001年的121.3万标准箱增加到2008年的1084.6万标准箱 ,跃升为中国内地港口第四位,跻身全球第八位。二是一批新的特殊经济区相继落户宁波。宁波出口加工区(2002年)、宁波保税区南区(2003年)、宁波保税物流园区(2004年)、浙江慈溪出口加工区(2005年)、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7年)、宁波梅山岛保税港区(2008年)、宁波栎社保税物流中心(2009年)等相继获准设立和启用,宁波拥有了中国所有类型的特殊经济区,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三是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2003年4月宁波成为境外投资审批制度试点城市。2007年宁波正式获得自办领事认证工作权,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享有此权的三座城市之一。四是开放型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到2008年全市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企业达10758家,直接与211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贸易;全市自营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88.9亿美元增长到678.4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31%;实际利用外资25.4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5.7亿美元,分别是2001年的2.9倍、6.5倍。
        第三,经济发展方式开始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转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一是现代化服务业迅猛发展,动工兴建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等一批服务业功能区,引进一大批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荣获“中国优秀会展城市”称号,基本形成以国际贸易为龙头、现代物流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二是工业转型发展稳步推进,工业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937亿元,增长13.9%,进入四个万亿元工业副省级城市行列;新产品产值增长12.4%,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4.1%。三是现代农业体系已现雏形。特色农业、开放型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比重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截止2008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基地30个、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18家。四是宁波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日益明显,获得了“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注塑机之都”等一系列特色经济区域的荣誉称号。五是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08年全市拥有人才近69万人,全年专利授权量达到988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05件,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305亿元 。
        第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一是宁波都市化形象的日益突显。2002年鄞县撤县设区后,鄞州新城区、东部新城等重点城市功能区块建设相继启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01年的134.7平方公里扩展到22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从45%提高到63% ,2006年被评为“公众首选宜居城市”。二是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化体系的逐步形成,动工兴建港口集疏运网络、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甬台温铁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杭甬客运专线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三是公共服务向农村广泛延伸。2005年宁波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城乡统筹发展纲要,到2008年底全市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69个,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3个、省级生态乡镇42个,实现城乡卫生服务机构和城乡“十五分钟文体活动圈”全覆盖 。四是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体制逐步理顺。城乡行政区划不断优化,农村人口和资源合理集聚,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宁波启动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首创了“村会(协会)结对”,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工业成为宁波农村经济的主要拉动力,比重达到87% 。
        第五,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有序推进。一是服务型教育体系逐步形成。2002年,宁波推出“两免一补助”政策 ,在全国率先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建成全国第一个高教园区。2004年在全省率先普及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基础教育。2005年成立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产权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国际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2008年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 ,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稳步推进十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和廉价药物制度,实施两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2008年全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三是文化大市形象开始显现。2000年宁波市启动文化大市建设,2003年6月又跻身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文化大市建设全面展开。宁波在全国率先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打造廉政教育品牌,成功申报了“梁祝传说”等1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膺第一、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两度问鼎“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四是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均纯收入都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宁波先后启动“解难创优”和六大民生工程 ,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全覆盖,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具有四大特点:先港口后城市,先农村后城市,先经济后政治,先沿海后内陆。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抓住了五次重大机遇,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抓住新中国首次港口建设高潮的历史机遇,完成由内河港到河口港再海港两次跨越,使宁波有条件有基础建设港口城市。二是抓住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奠定宁波发展的新起点。三是抓住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奠定宁波国际化的先发优势。四是抓住市场经济的历史机遇,率先全面推行公有制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催生了个体和私营经济以及其他性质的企业,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生共荣的混合经济形态。五是抓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历史机遇,推动宁波进入建设国际“门户之城”的新阶段。

        二、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历史性巨变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工农业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宁波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党的科学理论在宁波的实践,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逐步推动宁波进入科学发展轨道,创造了宁波发展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成就,为宁波带来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收获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宁波成为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巨变。

        (一)从资源小市跨越到经济大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1949年宁波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16亿元,人均仅86元;农业占据主导地位,三次产业结构为74.2∶9.7∶16.1,工业规模很小,全部工业总产值仅为0.7亿元 ,“三支半烟囱”成为当时宁波工业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宁波经济社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78年宁波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17亿元,人均为437元;工业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工业增加值达到8.62亿元,但基本上还是以轻、小、集为基本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农业仍占据相当重要地位,农业增加值高达6.51亿元 。不过,此时宁波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自然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没有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实现由落后的农业社会向先进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各项经济指标位居长三角地区前列,确立了宁波作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宁波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最大、人民生活品质提升最快的城市。从1978年到2008年,宁波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17亿元增长到3964.1亿元,财政收入从4.97亿元增长到810.9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从19.38亿元增长到10937.1亿元,分别增长了195倍、162倍、563倍,分别跃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五位、第四位、第四位。除1988年外,宁波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要高于中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以占全省9%左右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浙江省约20%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所辖县(市)全部跨入全国百强行列。
        具体而言,宁波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巨变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从公有制一统天下,逐步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高度融合、共生共荣的混合经济模式,铸就了独特的“宁波活力”。2007年,在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中,公有制仅占6.5%,私营企业占2916%,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占42.76%,其他各种产权相互融合的企业占21.59% 。二是开放型经济成为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自营进出口总额由1988年1.48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678.4亿美元,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实际利用外资从1980年的5万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25.4亿美元 。三是经济结构实现从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再到第三产业地位快速上升的战略性转变,形成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宁波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32.3∶48∶19.7变为2002年7.0∶55.2∶37.8,到2008年发展成4.2∶55.4∶40.4 。四是经济增长方式初步实现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转变。2008年宁波市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1.2万家,服装、炼油、塑机等行业规模都居全国首位,135种工业产品销量成为全国“单打冠军” 。五是宁波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从“低、小、散”向“园区化”、“集群化”的转变。目前,宁波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6个,各类产业集群145块,居浙江省第一位,其中慈溪、镇海、余姚产业集群经济总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三、五、九位 ,涌现出“中国文具之都”、“中国模具之都”、“中国塑机之都”等一批产业集群经济知名品牌。

        (二)从内河小港跨越到国际大港,口岸功能显著增强

        宁波港有1200多年的对外开放历史,是我国三大古老港口之一。历史上的宁波港是一个内河港口,最大靠泊能力仅为1000吨,年最大货物吞吐量还不到200万吨,到1949年时宁波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只有4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宁波港口得到快速恢复,旧码头陆续被修复,1958年还新建2座3000吨级码头,195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37.4万吨。但是受国际经济封锁、海防战略等影响,宁波港口发展较慢,直到镇海港区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竣工前,货物吞吐量始终没能突破200万吨。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三年改变港口落后面貌的号召下,宁波港拉开大规模港口建设序幕,开始从内河港到河口港再到海港的“三级跳”。到1978年10月宁波港第一座万吨级码头——镇海港区万吨级煤炭专用码头竣工,全港年货物吞吐量便首次突破200万吨,达到214万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波港进入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迅速成长为我国四大国际性深水枢纽港之一,并朝世界一流国际大港阔步迈进。一是港口货物吞吐量高速增长。宁波港是我国大陆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1985年货物吞吐量迅速从1979年的236万吨增长到1040万吨,首次超过1000万吨;2000年又突破1亿吨,达到11547亿吨 。到2008年宁波港全年货物吞吐量达到3.6亿吨 ,跻身为中国内地第二大港,居世界第四位。港口集装箱运输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1990年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开始起步,吞吐量仅有2.2万标准箱(TEU),2001年便超过100万TEU ,2008年突破1000万TEU,达到1084.6万TEU ,成为中国第四大集装箱运输港,位列全球第八位,超越荷兰鹿特丹港等知名港口。二是国际深水港口建设突飞猛进。1978年到2008年宁波港共建成生产性泊位311座,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 ,开辟集装箱航线210条,其中远洋干线118条,月均航班近900班,最高达917班,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 ,丹麦马士基、瑞士地中海航运等世界知名船舶公司纷纷进驻宁波港。三是以港口为龙头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大碶疏港高速公路顺利通车,绕城高速公路东段、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五路四桥”项目快速推进 ,“一环六射”公路交通主骨架基本建成 ,开通了集装箱班列。宁波港已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等全方位、立体型的集运疏网络。四是港口经济成为宁波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增长引擎。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有数据显示,港口生产经营与其他相关产业及间接诱发的经济贡献为1∶5,提供就业比值为1∶9,宁波港每增加1元产值,就为宁波市带来了89.6元的社会效益。2007年规模以上的临港工业总产值达到3398亿元,占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6% 。港口的辐射与集聚效应,直接推动宁波建立起以石化、钢铁等为主体的临港工业体系和以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等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五是宁波港成为我国重要国际“门户”。宁波港腹地已延伸到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承担了周边地区所需的大量能源、原材料和外贸物资的运输任务。2008年宁波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401.9亿美元,其中宁波以外的占到51.61% 。宁波港成为国内最大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华东地区最重要的煤炭供应基地,原油接卸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宁波港的跨越发展将宁波变为长三角区域国际化的重要国际“门户”。

        (三)从商埠小城跨越到现代化大都市,城乡面貌显著变化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城市建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1925年、1932年宁波出台过《宁波市工程计划书》、《鄞县建设五年计划》,但都没能很好地实施,城市建设水平低下,多数村庄破烂不堪。1949年以后宁波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受发展水平、战略地位等因素影响,宁波城乡规划建设较慢,城市仍局限于三江口,城市功能仍以生活服务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宁波加速推进城镇化,强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城市发展逐步跳出“三江口”,面向“大港口”,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南北组团为两翼、城镇集群推进的大都市发展新格局,奠定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格局。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18.3平方公里扩大到221平方公里。中心城市逐步撤销“城中村”、“城中乡(镇)”,设立相应的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全市建制镇从1978年23个发展到121个,后经整合为79个,形成以13个中心镇(镇群)组合发展的态势,城镇化率达到63% 。宁波各级党委、政府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85%,城乡统筹水平居全省第一。宁波建成了世界第一的跨海大桥,构筑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宁波人民企盼多年的“大桥梦”、“高速梦”、“空港梦”、“地铁梦”一个个变成现实或即将变成现实。

        (四)从地瘠民贫跨越到宽裕型小康,社会民生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宁波地瘠民贫,农民靠天吃饭,遇特大天灾,即家破人亡;城市人民每遇患病、失业,则靠借贷或变卖衣物度日。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善。但是囿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前,宁波人民大多过着基本温饱的贫困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扎根于广大人民之中,坚持“藏富于民”、“还富于民”,以全面创业带动全民富裕。从1978年到2008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06元增加到25304元,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00余元增加到11450元,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特别是近年来,宁波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已把宁波市建设成为全国再就业先进城市,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建成了浙江省首批“和谐示范社区”34个,获得了最佳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的宁波已成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和公众首选宜居城市。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是宁波人民收入增长最快、生活改善最大、得到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

        三、宁波地方党委、政府建设现代化

        国际港口城市的战略演进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全局的方略。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过程中,宁波市委、市政府依据形势发展变化,确立了一系列事关宁波发展的重大战略。这些战略是宁波取得历史性巨变的根本保障。

        (一)“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

        “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是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港口是宁波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决定着宁波的前途命运和发展兴衰。可以说,没有宁波港,就不会有宁波的率先对外开放,就不会有宁波今天的繁荣。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宁波市就酝酿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战略思想。1980年7月,中共宁波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充分发挥宁波港口优势,加快宁波四个现代化建设。这是宁波港口战略的起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宁波的港口战略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深化和完善。1984年7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六次代表大会强调港口对出口、转口贸易的带动作用,把出口加工工业、国际转口贸易作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建设的中心 。1988年通过的《宁波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总体规划(1988—2000)》明确地把港口确立为全局性的战略,强调要“以港口促工业,以港口促内外贸,以港口带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战略思想被1989年8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完全吸收,提出要通过发挥港口优势,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92年5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七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总结提炼了此前港口战略思想,正式提出“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1994年6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把“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确立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核心战略。1999年5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把港口建设置于新世纪宁波发展的四个新突破之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又先后提出了建设大港口、港桥海联动等港口发展思想,进一步强调港口在宁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在“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的指导下,宁波港口迅速发展,从当年的区域内河小港成长为世界级大港,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龙头带动和促进作用,形成“港城共荣”的大好局面。一是全市集中力量,开发建设港口码头,组建远洋运输船队,引进国外知名船务公司,大力拓展航线,加快构建方便快捷、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二是大力拓展港口经济腹地。21世纪以来,宁波加快港口合作步伐,推进宁波港与上海港配套,加强宁波—舟山港的整合,积极打造“港口联盟”,努力拓展“无水港”、“卫星港”,发挥江海直达、海铁联运等功能,扩大宁波港口服务覆盖范围。三是凭借着港口优势,宁波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靠着临港大工业,不产一粒铁矿砂的宁波,为全国30多个钢厂输送着铁矿原料;不产一滴油的宁波,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不产一块煤的宁波,供给着一大批电厂,使浙江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四是港口与城市有机互动,推动了宁波的繁荣与发展。紧密依托港区联动的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特殊经济区,实施港城互动,释放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潜力,优化城市功能,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着力打造具有宁波特色的都市经济圈。

        (二)开放带动战略

        开放带动是推进城市国际化、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宁波通过开放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实践,再次证明了开放兴则港口兴、城市兴这一发展规律。宁波的开放带动战略不仅包括对外开放,还包括对内开放,两者几乎同时起步,并始终相伴相长,共同推动宁波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带动宁波发展的重要战略。1979年6月宁波港对外开放之初,重点是为利用港口运输的便利条件。到1980年7月中共宁波市第五次代表大会则把对外开放上升为宁波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1984年宁波成为我国进一步开放的沿海城市后,中共宁波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把出口加工区、国际贸易作为现代化港口城市的中心内容,宁波开放带动能量开始迸发,对外开放逐渐成为宁波发展的重要引擎。1989年中共宁波市第七次代表大会把对外开放提升为宁波的发展战略。1994年中共宁波市第八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强调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地位。自此,宁波开放型经济进入快速成长时期。1998年,我国提出并全面实施“走出去”和“科技兴贸”战略,对外开放开始由从属型走向自主型。为适应这一重大转折,1999年中共宁波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把对外开放作为宁波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四个新突破之一,把对外开放作为宁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此后宁波市党委、政府每年都要出台一到两个政策、意见,始终强调开放带动的战略作用。
        另一方面是宁波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融入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初期,宁波企业缺乏技术、经验和市场,于是“纷纷到上海找娘舅学生意、做学徒”,聘请上海“星期日工程师”来指导、帮助,主动与上海企业实行联营,较快地提升了生产经营水平,拓展了市场空间,积累了对外经贸经验,打开了对外经贸合作局面。进入21世纪,宁波又主动接轨上海,借助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集聚和辐射效应,积极利用上海国际口岸平台及国际服务平台,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与此同时,宁波市加大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宁波人经济”。坚持结对合作与全面合作相结合,围绕山海协作、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国内协作交流。构建合作型产业体系,到内地建立生产基地、采购基地;推进加工生产环节适度向内地转移或加工外包,为国内合作城市提供高端服务和知识服务。建立与周边区域的战略合作机制,全面加强港口物流、对外贸易、科技人才、旅游、会展等方面的合作。

        (三)科教兴市战略

        早在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到1996年,科教兴国被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确立为我国基本国策。为贯彻中央精神,1994年中共宁波市第八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加速形成科教兴市的新局面”的目标。1995年宁波市出台《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若干意见》,要求全市努力把科教兴市战略贯彻到各个领域。1999年5月,中共宁波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明确将科学兴市列为宁波的重要发展战略。1999年7月,中共宁波市委强调全市各级领导要把科学、教育、人才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做到第一把手抓“一号工程”。这是“一号工程”的首次提出。1999年9月,宁波市召开了规模空前的科教兴市大会,全面阐述了科教兴市“一号工程”的内涵。为深化科教兴市战略,2004年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的决定》;2006年宁波市又启动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随着科教兴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宁波市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宁波市多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到2008年底全市累计培育出60多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65家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145个中国驰名商标,61个中国名牌产品,知名商标733件 ,并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称号。二是将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到2008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由2001年32.5万人增长到69万人。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市上下着力建设服务型教育体系,扎实推进十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推进中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小学入学率、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为98.7%。高等院校从原来3所发展到2008年15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在校大学生达到13.3万。

        (四)文化大市战略

        文化建设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档次和品位。但是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过程中,宁波与其他地区一样,走了一条先经济后文化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宁波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未能融入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当中。直到1994年宁波市才把文化设施改造和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96年宁波市出台《宁波市文化发展纲要(1996—2010)》,提出要建设具有宁波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港城文化。此时文化发展才开始被纳入到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个大战略当中。
        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日益突显,文化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中央、浙江省都为文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在中央和浙江省精神的指导下,2000年8月宁波市出台了《宁波“十五”文化发展规划》,第一次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建设文化大市这一奋斗目标。同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提出切实推进文化大市建设的战略构想。9月,宁波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正式将文化大市建设确定为宁波市发展战略。2002年12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繁荣大文化的决定,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大市战略内涵。从此,宁波文化大市建设全面展开。2003年6月宁波市成为浙江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2004年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次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大市的战略地位,把建设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文化大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为了贯彻落实文化大市战略,宁波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决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意见,加快推进宁波文化发展。
        随着文化大市战略的实施,宁波市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项文化工作开始走到全省前列。一是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宁波市成立了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化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一批社会科学学会,加大了文化事业投入和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培育出一批文化精品,成功跻身全国第一、二批文明城市。二是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宁波市实施了“三江百里文化长廊”工程,开工建设大剧院、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群众文化设施。在全市所有乡镇建立文化站,92%以上的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城乡“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覆盖全市,镇村有线广播电视联网率达到100%,成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示范市。三是文化产业成为宁波发展的强大动力。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宁波广电集团,现代传媒、文化演艺、文化用品制造等重点文化产业群已初步形成。文化在引领产业升级换代,推动经济发展上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五)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传统增长极理论认为,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单极中心,城乡走的是不对称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宁波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走上一条农村为城市服务、农业为工业服务的道路。直到1980年宁波市仍强调要“坚持郊县农业为城市服务的方针”,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的食品供应基地和原料基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宁波逐渐走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早在1984宁波市委便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强调要“大力开展农工商之间的各种联合和协作,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1994年中共宁波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市县优势互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针,提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镇—小集镇四级星状城市发展体系。1999年中共宁波市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要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这些思想是城乡统筹发展思路的朴素形态,对宁波乡镇企业、产业集群经济的成长起到保驾护航作用。但是,当时在具体的工作部署中,基本上还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乡分割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城乡二元体制弊病日益突出,中央陆续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新思想、新举措,为宁波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2002年宁波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作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加、减、乘、除”重大部署。随后,中共宁波市委组织专门力量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于2004年出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次年,宁波又在全省率先推出《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纲要》,并配套了六个专项规划。为更好地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2006年宁波又推出“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等重大举措,开展市域经济研究,进一步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通过持续不断的市域统筹和整合城乡发展路径的探索,宁波市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弱势状况显著好转。截止2008年底,宁波市累计建成全面小康村269个,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越过85%,环境整治合格村达到1836个。城乡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近年来六个中心城区与五个县(市)经济总量相对比值在1∶1.55左右,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缩小到2.21∶1,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比例达80%以上。宁波已跨入城乡整体协调发展新阶段,市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城乡规划同步实施、城乡产业同步提升、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社会保障同步推进、生活环境同步改善、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六)“六大联动”和“六大提升”战略

        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O,宁波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加速转型的新阶段,迎来工业化升级、城市化加快、市场化完善、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的统筹各方利益的任务日益加重,面临的社会建设和管理压力不断加大,各种“成长中的烦恼”接踵而来。为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2004年5月中共宁波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省委“八八战略”的要求 ,作出实施“六大联动”的战略决策。
        2007年,中央和浙江省不断强调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面对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加速转型,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谋划布局未来发展。2007年3月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六大联动”战略基础上,作出“六大提升”战略部署,着力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六大提升”是对“六大联动”的深化和拓展,既保持了发展战略的连续性,又在工作思路上有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
        “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深化了宁波发展的思路,翻开了宁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在随后的五年中,全市各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六大联动”、“六大提升”的战略上来,脚踏实地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从2004年到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12.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2%,外贸进出口规模每年以100亿美元的增量上行,城市综合竞争力连续五年跻身全国十强,2008年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仔细审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等战略,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战略目标的具体化,都贯穿着一个共同主题就是科学发展。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道路上,这些战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是根基,奠定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发展的基础;开放带动和科教兴市是引擎,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文化大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是支撑,充实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灵魂和内涵;“六大联动”和“六大提升”是经脉,保障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这些战略围绕着科学发展这一核心,共同推动着宁波朝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对接海内外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迈进。

        四、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出的勃勃生机和灿烂前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宁波的生动实践,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精彩缩影。特别是全市上下以“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积极探索实践,大胆改革创新,积累和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为在新的起点上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

        (一)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根本保证

        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关键在党。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60年来,宁波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扎实开展邓小平理论、保持党员先进性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活动,努力使各级领导班子成为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大力实施固本强基,机关干部进农村、进企业等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率先推进廉政文化、廉情预警机制和基层廉洁工程建设,使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群众检验的一流业绩。

        (二)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这一当家法宝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蓬勃生机的一大法宝,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金钥匙”。在探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宁波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重大战略思想,抓住每次理论创新、体制突破和政策调整时机,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深入谋划不同阶段的发展,努力以思想的领先保证发展的率先,使各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改革开放初期,宁波抓住农村改革的机遇,在全省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推行放权让利和承包经营,开辟了农村工业化的新局面。20世纪80年代宁波抓住国家扩大对外开放之机,大胆“引进来”、“走出去”,率先推进开发区建设,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20世纪90年代后期,宁波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大趋势,较早地把改革重点转向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外贸体制、投融资等领域,大胆探索公有制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实现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的大发展大飞跃。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宁波积极谋划科学发展,提出“六大联动”、“六大提升”战略,较早地作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着力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全市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重大进展。60年的实践充分表明,只要坚持思想先解放、真解放、快解放,就能最先把握发展的主动,最先赢得发展的优势,最先实现发展的突破。

        (三)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这一基本要求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立足国情、省情、市情,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努力推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前进。在城市发展定位上,从最初的“工业城市”逐步向集工业强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城市”转变,从最初生产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在空间布局上,从过去单打独斗的发展逐步变为“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组团式、集群式发展,从城市主导逐步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局面,从港城互促逐步向港城一体化转变。在发展战略上,宁波走过了从最初的“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到“四大突破”,再到“文化大市”、城乡统筹发展,再到“六大联动”、“六大提升”的调整过程。在发展方式上,宁波从过去的粗放型“数量”经济逐步向生态型、集约型的“质量”经济转变;从最初的农业主导调整到工业主导,再逐步向工业、服务业齐头并进转变;从最初的公有制一统天下,调整为公有、私营、外资三分天下的混合经济。在发展动力上,从最初的以出口导向奠定产业发展优势,逐步发展为外贸内贸双管齐下;从最初的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逐步发展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最初重大基础设施带动,逐步向重大基础设施与国际化现代服务共同带动。在资源依托上,从单一的港口资源开发逐步向港口、杭州湾跨海大桥和人力资源等综合开发上转变,从经济资源开发逐步向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的整体开发上转变,从国际、国内资源的单独开发逐步向国内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转变。实践表明,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道路上,宁波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宁波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积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才能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创业创新这一强大动力

        “善创业、敢创新”是宁波人民历久弥新的文化特质,宁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宁波人民生动的创业创新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端于农村的深刻变革,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热情似开闸江水一泻千里。素有敢闯敢试优良传统的宁波人民,获取了巨大的创业创新空间。宁波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引导和激发人民群众的胆识和勇气,切实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鼓励广大群众“洗脚上田”、“行商闯天下”,形成了千家万户搞创业、千方百计促创新的浓厚氛围,培育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遍布海内外的甬商大军,造就了面广量大、集群发展、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同时,宁波各级党委、政府依靠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产业,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积极引进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努力推进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为宁波企业造就一大批“营养师”、“咨询师”、“培训师”和“桥梁师”,大力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宁波智造”转变。民营经济从“草根”成长为“大树”,涌现出雅戈尔、奥克斯、罗蒙、方太、波导、大红鹰、维科、帅康等一大批强大品牌企业,宁波成为“中国品牌之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宁波人民秉承优良传统,融合时代要求,吸纳改革开放的丰富滋养,形成了以“诚信、务实、开放、创新”为内核的“宁波精神”。这是宁波发展的根与魂,是激励全市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再创发展新优势的强大精神动力。

        (五)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民生优先这一目标追求

        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人,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亿万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性事业。发展也就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最大实惠。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这是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也是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追求。在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过程中,宁波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为民,把解决好民生问题作为发展之本、执政之要,作为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2004年、2008年宁波市先后全面实施“解难创优”和“富民、育民、惠民、便民、健民、安民”六大民生工程,切实做好促民富、解民忧、保民安工作。把宁波建设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文明城市,2007、2008年宁波还成功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人民群众从民生工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2008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第一位。宁波市在国内率先推出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制度,让全体居民都有机会享受社会保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广大农民“上缴国家、留足集体、余下属于自己”;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让人民群众“既创造财富又积累财富”;改革国企产权制度,把完善养老保障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解决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近年来宁波市坚持政府“钱袋”与百姓“口袋”两个袋子一起富,把新增财政收入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每年扎实推出十项为民实事工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民生改善工作,着力构筑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六)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凝心聚力这一重要方法

        “人心齐则事业兴。”60年来,宁波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千方百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一切智慧力量,形成了合心合力合拍、团结鼓劲干事的良好局面。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各方面的职能作用,切实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二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宁波精神大讨论、“创业创新风云人物”评选、“感动宁波”人物评选,通过“爱心编织站”、罗南英事件、“慈善一日捐”等活动,积极打造“爱心城市”,着力营造共建文明、共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气。三是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联谊联络活动,加强与“宁波帮”的联系,举办甬港经济合作论坛,成立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南京、武汉等14个地方建立分会,形成“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一起参与支持宁波建设发展的生动局面。四是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创新,率先推出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定优秀外来务工人员积分制落户办法,大力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节等活动,构建移动电话“新宁波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广泛宣传新老宁波人和谐共进的精神风貌。五是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与实现各方面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合力。所以说,宁波60年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就是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和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是一曲没有“休止符”的“进行曲”。当前,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宁波各级党委、政府抓住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这个契机,以国内外先进城市为标杆,进一步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再创开放新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改革,再创产业竞争新优势;推进城乡统筹机制改革,再创城乡一体发展新优势;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再创民营经济新优势;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再创公共服务新优势;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再创政务环境新优势,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全面推向新阶段。


    课题组
    组 长:杨明祥
    副组长:韩小寅 胡国忠
    成 员:张世清(执笔)
            朝泽江 李青松

    【注】
        此文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重点课题《执政中国》宁波专题《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宁波专题报告全文为2.2万字,已在《执政中国》(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第三卷、《宁波辉煌六十年:纪念新中国六十周年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宁波的实践研讨会优秀论文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11月)上发表,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宁波的实践研讨会”上被评优秀论文一等奖,还先后入选中国中共党史学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的全国党史系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被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向中央党史研究推荐,参加全国党史部门优秀成果奖的评选。《改革开放之路的成功探索: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也已在2009年7月6日《宁波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报增刊》第二期和2009年8月的《宁波通讯》发表。2010年3月获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党史部门优秀成果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