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报道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浴血四明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特刊——舍身取义 烈士永垂不朽
  • 阅读:
  • 时间:2010-09-03
  • 来源:宁波史志网
  •                       

        四明山区峰峦叠嶂,地势复杂,在各个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在那里领导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在这里领导人民建立武装,与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顽匪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在这块红色土地上,无数党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舍生取义,谱写了一曲曲泣天地、惊鬼神的英雄赞歌。

        8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鄞州樟村四明山烈士陵园,通过走访陵园管理人员,查阅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血染的丰碑》等抗战历史书籍,再现了抗日战争那段悲壮的历史。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鄞西四明山麓的章水镇樟村的四明山烈士陵园,前临章溪河,背依大雷岗,园内绿树成荫,风光旖旎。

        因为正值拆迁重建,8月10日开始,该烈士陵园已暂停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前往瞻仰。

        记者在陵园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走进了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室届时也将搬迁,烈士们的照片全都取了下来封存,陈列室里只剩下烈士们的生平事迹简介。
        记者选择了两位抗日烈士,详细记录了他们为民族解放,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英雄事迹。

        “浙东刘胡兰”李敏

        “李敏,你的牺牲,像闪电一样,闪击着每个人的心。反动派把你刺了二十几下,你鲜红的血从创口喷出,淹没破碎的衬衫,蜿蜒流向湿汪汪的地上。反动派在每刀上寄托着贪婪的希望——要你口供和投降。你宁死不屈,用你最后的一口气,喊出:‘中华民族解放!’然后,镇静地、悲壮地闭上了眼”。

        这是1944年2月20日,《新浙东报》上发表的一首悼念李敏烈士的诗。时年,她年仅20岁。60多年过去了,这首诗依然震撼着浙东人民的心。

         据陵园管理人员介绍,该烈士陵园最早就是为纪念李敏等12位烈士而建的。1944年12月11日,我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四明特办”为悼念李敏、徐婴、陈晓云等12位在抗日反顽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将烈士灵柩安葬在了现陵园的右前方,墓前方还竖立一块书有“抗日阵亡将士、反顽殉难烈士纪念塔奠基石”的大石碑,这就是四明山烈士陵园的前身。
       
        李敏1924年出生于镇海县小港乡青峙李隘村(今宁波市北仑区)一个贫困的职员家庭。年幼时,她随同父母在上海读完了小学三年级。因生活所迫,12岁那年,她跟着母亲到一家日本人的纱厂当童工。和许多童工一样,在那里她过着非人的生活。每天干活长达12个小时,还经常遭到日本工头的辱骂和殴打。

        苦难的童工生活,使她萌发了阶级仇、民族恨,也铸就了她坚强、刚毅的性格。

        1937年,李敏的父亲在家乡找到了工作,一家人回到了青峙老家,李敏进入了家乡的延陵小学继续读书。延陵小学当时就是中共镇海县工委活动的重点学校。三年的学生生活,她受到了党的教育和革命思想的熏陶。

        1941年4月,日军侵占宁波,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她的父亲被日军拉去当挑夫,挑伤了脚,终生残废。

        1941年夏,镇海建立了党的敌后抗日武装江南独立中队,同日、伪、顽展开斗争。一天,独立中队进驻青峙,李敏见到军纪严明的人民抗日部队,而且队伍中还有同学好友,欣喜若狂。她秘密地替部队借物、带路、提供情报。

        1942年春,李敏被介绍到长山桥方前小学教书。该校也是我党设立的联络点,校内除李敏外,另外两名老师都是中共党员。同年8月,经人介绍,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党组织派到鄞西樟水区启明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抗日斗争。

        樟水地区是我党在鄞西与日、伪、顽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情况非常复杂。她动员群众,利用学校这个阵地,向学生讲抗日故事,教唱抗日歌曲,带着学生随同抗日宣传队,到附近的村子进行抗日宣传,激发群众的抗日热情。

        1943年,李敏担任了中共樟水区区委书记。由于斗争的需要,组织上决定在樟水两岸发动群众,秘密发展武装力量,扩大党的组织。

        当时的樟水,不仅有鬼子,还盘踞着国民党顽军。面临艰难的环境,年仅20岁的李敏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奔走各村,挨家挨户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斗争。
        夏天的一个晚上,她来到崔岙村崔祥顺老石匠家里。大革命时期,老石匠曾在上海参加过武装起义。当李敏向他谈起组织抗日自卫队时,祥顺伯摇头叹息说:“工人、工人,工字不出头,出头便入土。”李敏笑笑回答:“依我看,工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一竖是我们顶天立地的工人。工和人两个字合起来是天字,天下是我们工人的,你说对不对?”老石匠听了哈哈大笑,连说有理。李敏接着又用“一只筷子易断,一束筷难折”的通俗例子启发他把村里的群众也组织起来,共同抗日。

        不久,崔岙村的自卫队就组织起来了,老石匠成了一名出色的自卫队中队长。接下来几天,樟水各村自卫队相继成立。他们在抗日、反顽战斗中,配合我游击队作战,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943年,李敏调任新区鄞江区委书记。当时,我军主力为了打击顽军,整个鄞西地区只留下少量武装。鄞江区的桓村、后隆以及上、下孤山一带,形势更为险恶。盘踞在鄞江桥的日军和伪军虎视眈眈,国民党顽军也伺机袭击。山村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进出出,日夜枪声不断。李敏抱着“咬紧牙关,冲出路来”的决心,带着工作组深入虎穴开展工作。

        1943年11月下旬,我浙东游击纵队一部驻扎在桓村、后隆一带,准备出击国民党顽军。为做好后勤保障,李敏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24日深夜,部队要出发了,她在观察地形时发现,村后游击队必经之路“溪步”已被水淹没,将影响行军。为避免战士们的脚冻坏,她急中生智,回村发动妇女背来几十条长凳,用绳子缚住凳脚搭起了“木桥”,使战士们顺利通过了溪步。

       1944年2月21日,国民党顽军偷袭鄞江后隆,李敏不幸被捕。敌人用尽一切伎俩,也没能从她身上得到任何口供。恼羞成怒的敌人把她绑在木桩上,威逼她投降,说出全区有多少党员,有多少武装。李敏斩钉截铁地回答:“要杀就杀,要刺就刺,要我说出来办不到!杀了我一个,会有千千万万个站出来!”

        敌人用刺刀向她身上一刀一刀地刺去,殷红的鲜血洒满一地。

        李敏被害后,国民党顽军还贴出告示:5天内不准任何人收尸入殓。五六天后,战士们在安葬她的遗体时发现,她的身上竟有20多个刀孔。

      解放后,人们纷纷传颂她的英勇事迹,赞誉她是“浙东的刘胡兰”。

        徐婴烈士遭遇剖腹挖心
        
        在四明山烈士陵园里,烈士徐婴的事迹也催人泪下。
       
        根据《血染的丰碑》记载:1944年4月5日,在鄞县樟村下街,国民党顽军先枪杀,再剖腹挖心,用石块填胸腔的残酷手段,杀害了坚强的共产党员,抗日志士徐婴同志。
       
        徐婴是当时的鄞县甲村乡(现云龙镇)人,1921年出生。193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宁波中学。在上高二的时候,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大举侵华,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徐婴就读的宁波中学为了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搬迁到了鄞南胡家坟。
       
        眼看大批国土沦丧,人民被屠杀,徐婴义愤填膺。他表示,要投笔从戎,组织游击队,脱下学装,穿上军装,拿起枪炮,就地同日军作战,以拖住敌人,支援全国各个抗日战场。为表决心,他破指血书,“誓死不做亡国奴”。
       
        由于日军飞机对宁波的狂轰滥炸,学校当局考虑到师生的安全,1939年暑假结束后,学校就迁到了嵊县西乡长乐的太平、坎流等地农村,徐婴随校到了嵊西。后来,他参加了浙江省政工队,活动于浙江天目山一带。
     
        1942年春夏之交,党组织派他到鄞西开展抗日武装斗争,通过“卧底”打入郭青白部,发展革命力量。由于工作出色,又有才华,他很快就得到了郭青白和许多大队长、中队长的信任。
     
        1942年11月,郭青白为巩固权力,加强对农村乡镇政权的控制,要任命一批内乡镇长(内乡镇长对内部政权负责,外乡镇长则是汪伪政权)。中共鄞县县委为开辟罂湖乡的工作,通过统战人士向郭青白提名徐婴担任该乡内乡长。
       
        罂湖乡地处鄞西平原,面临姚江、北靠岐山,是四明山区通往三北根据地的要道之一。控制了该乡姚江渡口,就控制了进出四明山的重要通道,游击战争可进可退。同时,该乡又是鄞县粮仓之一,人口众多,可为抗战提供粮食、资金和人力。这意味着,控制了罂湖乡,就有利于四明山敌后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巩固。
       
        出任罂湖乡乡长后,徐婴通过减少农民负担等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群众很快被发动起来。期间,有个别卖国分子为日伪搜刮民脂民膏,暗中资敌。外乡长胡政就是其中一个。
       
        群众举报称,胡政征收大批稻谷,偷偷送给日伪军。徐婴接到举报后,核查属实,报告给了三支队。三支队来到罂湖乡,把胡政逮捕。经审,他供认了运粮资敌的事实。三支队遂将胡政处以极刑。
       
        农民个个称快,还编了几句赞扬徐婴的顺口溜:资敌乡长黑心肠,私下派谷送东洋(日军),徐婴乡长有胆量,胡政最后吃手枪。
       
        罂湖乡的局面打开了,全乡农会、妇女会、民兵自卫队等抗日群众组织先后建立。日伪军发现罂湖乡派谷和捐税是徐婴所阻止,前来讨伐、捉拿。幸有广大群众掩护,三五支队也前来救援,这才保护了徐婴免遭毒手。
       
        1943年11月,日伪同国民党顽军勾结,又一次“围剿”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敌军装备精良,而浙东游击纵队和地方武装仅2000多人,敌我力量极为悬殊。
       
        浙东游击纵队同敌人打了几仗后,为保存力量,以利再战。在打败了顽军和伪军后,主力转移三北,留了一个支队,支持四明山和各县地方武装,对敌开展游击战争。徐婴和县委一起,坚守在樟水地区。
       
        1944年初,国民党顽军集中兵力向四明山根据地进攻。徐婴带领区中队转战樟村、大雷、石岭一带,历尽艰辛。由于病重,他难以和部队一起行动,就暂住在大雷十八柱养病,不幸被人告密,遭郭青白匪部逮捕。虽然遭遇严刑逼供,但他忠贞不屈。

        4月5日清明那天,敌人将徐婴押到樟村(现章水镇樟村)下街,命他跪下。他如四明山上的青松,巍然挺立。最后残忍的敌人将他枪杀后,再剖腹,并挖出心肝填满石头。时年23岁。

        陵园多次整修纪念英烈
       
        据陵园管理人员介绍,鄞州四明山烈士陵园初建时,灵柩经樟村、崔岙、许家、蜜岩、朱汤等章溪河两岸村庄游行一周,最后将烈士灵柩安葬在了现在的陵园右前方。1945年10月,中共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四明特办”主力北撤后,敌顽乘机反扑,再次进犯鄞西地区,捣毁了烈士纪念塔的奠基石。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7月,获得翻身解放作主人的鄞西人民,特别是樟水河两岸的人民,为纪念在历次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纷纷建议建造烈士塔和烈士墓,以告慰先烈英灵,弘扬先烈精神。
       
        当时的浙江省第二军分区、宁波专署、鄞县人民政府顺应人民的意愿,决定在四明山麓章水镇原烈士纪念塔奠基石的旧址,兴建革命烈士陵园。
       
        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不到半年的时间,占地700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就建成了,另外还建造起一座高10.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和6穴烈士公墓,以及烈士纪念碑亭。同时将157位烈士遗骸重新安放在烈士公墓内。
       
        1978年,陵园内建造起了一幢三层楼的纪念厅和一座拥有1700多个座位的纪念礼堂,供群众悼念和聆听烈士事迹讲解之用,并正式命名为“鄞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1989年,该烈士陵园又增建了674平方米的烈士事迹陈列厅。1992年5月,当时的鄞县县委、县政府又一次对烈士陵园进行全面整修、扩建。社会各界闻讯后纷纷响应,全县人民开展了捐一元钱活动,共募集民间款项105万元,加上政府的拨款,在陵园西北侧征地11亩。1995年底,陵园整修顺利竣工,占地面积达到1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50平方米。
      
        虽然经过了多次整修,烈士陵园目前的规模、布局、周边环境及内部设施等还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8年,鄞州区委再次决定扩建革命烈士陵园。据介绍,此次扩建将向烈士陵园西边拓展,整个工程需拆除部分民房、镇卫生院、镇幼儿园等建筑约3.8万平方米,新征土地200多亩,拆迁坟墓130余座,总投资超过2.7亿元。
       
        记者采访的当天,陵园的扩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紧张施工。据介绍,扩建后的烈士陵园将于明年清明前开园,接受各界人士到陵园瞻仰。
       
        斗转星移,岁月沧桑,烈士们永远长眠在地下。每当杜鹃绽放、贝母花开的清明时节,社会各界人士都会到那里祭奠英灵。后来人正继承先烈遗志,踏着他们的足迹奋勇前进。

        记者 程鑫/文 记者 王增芳/摄 
     


    (原载2010年9月3日《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