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教育基地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第三批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单位简介
  • 阅读:
  • 时间:2013-11-13
  • 来源:宁波史志网
  •     上王岗战斗纪念碑、梨洲街道革命史迹陈列室:位于余姚市黎洲街道。1948年5月发生的上王岗战斗是解放战争时期四明地区规模最大、战斗时间最长、敌我双方投入兵力和伤亡最多的一次战斗。1987年,余姚市人民政府拨款立碑以示纪念,后因年久失修、严重风化,梨洲街道党委、办事处于2005年重建。新纪念碑高11.2米, 碑和附属建筑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总投资26.5万元。后在上王岗八一希望小学设立上王岗战斗陈列室。2008年,因下山移民工程,八一希望小学搬迁至梁辉中心小学内,重新布置陈列了上王岗战斗内容和革命英烈、英雄的事迹,并定名为“梨洲街道革命史迹陈列室”。现为余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庵东盐工革命斗争史陈列室:位于庵东镇北路225号(庵东成校内)。1994年7月建成开放。陈列馆共展示史料108件、照片83张、模型和制盐生产工具25件,其中珍贵史料45件,包括“墨盒”照片和“两浙余姚官板”等稀有文物。陈列馆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翔实地展现了庵东盐工罢工、中共坎镇(盐场)支部创建、盐区民主政权建立等史实;第二部分陈列了秤放总局模型和一系列制盐生产工具。1995年4月被列为慈溪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坎镇支部旧址:位于慈溪市崇寿镇相公殿村。中共坎镇支部成立于1926年5月,是慈溪现境最早的党组织,也是宁波地区最早的两个农村党支部之一。2011年5月,中共坎镇支部旧址修缮完成,薛驹题写了“中共三北第一支部旧址”匾额。旧址现为一幢重檐硬山造阁楼式楼房,建筑面积约70平方米。一层分前后两厅,前厅陈列展板3块,内容为大革命时期浙东三北党组织示意图和坎镇支部介绍;柜台2个,分别陈列了玉顺廒旧物及有关党史书刊资料。后厅陈列了制盐、收盐工具。二层阁楼陈列了展板7块,内容为坎镇支部后续影响介绍;另有支部活动的桌、椅、茶壶等实物10件。现为慈溪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点。

        巴人故居、墓:位于奉化市大堰镇大堰村。巴人(1901-1972),原名王任叔,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战士、文艺理论家和历史学家。巴人故居建筑面积45平方米,为木结构两层楼房,包括卧室、书房、用餐室、陈列室。室内的摆设均为原物,陈列室内收藏有巴人塑像一尊,毛泽东、周恩来的任命书,巴人著作49册、相关书籍21册、原始照片28幅及巴人手稿等。巴人墓占地100平方米,1972年建造。巴人故居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人墓现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贺威圣烈士故居、墓、纪念碑:位于象山县贤庠镇。贺威圣(1902─1926),曾任共青团上海闸北部委书记、中共杭州地委书记等职,是浙江最早献身革命的共产党员。烈士故居共12间,总面积200多平方米。2002年,为纪念贺威圣烈士诞辰100周年,对故居5间房子进行简单修缮,建成贺威圣烈士史迹陈列室,面积约150平方米。烈士墓最早由国民党政府建于国共合作时期,1937年,烈士遗骸迁葬于象山。2002年对贺威圣烈士墓和墓道进行维修,烈士墓和墓道总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同年在海墩村新建贺威圣烈士纪念碑一座,碑高8米,碑正面刻有“纪念贺威圣烈士百年诞辰”几个大字。贺威圣烈士墓是象山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县文物保护单位。

        罗浦暴动纪念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咸祥镇芦浦村,是为纪念1927年5月的罗浦暴动及暴动中牺牲的烈士而建造。纪念碑所在的整个区域按中轴线布局,主要分纪念广场、纪念碑、革命史迹陈列室三个部分。广场宽9.4米,进深11.2米,以不规则的广场砖铺装而成。纪念碑矗立于一个约18平方米的小型平台上,碑底基座用黑色大理石砌筑,碑身用暖灰色花岗岩镶嵌,上刻“罗浦暴动纪念碑”七个金色大字。纪念碑高约6.3米,整体显得肃穆而庄重。紧靠纪念碑北侧,为三间砖混结构平房,作为革命史迹陈列室和休息、接待之用。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观乡革命史迹陈列室、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遗址纪念碑: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五龙潭风景区。这里曾是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武装游击活动区,也是“永安公馆”、“桃园公馆”、“突变公馆”、“横岩公馆”、“四名修枪所”等旧址所在地。史迹陈列室分三个展厅,陈列着不同历史时期牺牲的17位龙观籍革命英烈遗像和生平事迹介绍,以及烈士写作的诗词、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手迹等实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遗址纪念碑建于2001年7月,碑高3.7米,碑文记载了龙观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活动和英勇业绩。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人亚故居、墓、事迹展览室:位于宁波市北仑区霞浦街道。张人亚(1898-1932),是上海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也是最早的宁波籍中共党员,曾任中央印刷局代局长、中央出版局局长兼总发行部部长等职。张人亚故居是一座建于清中期的三合院,占地面积60平方米,坐北朝南,院内有正房一进,东西厢房各一进,保存较完整。张人亚墓是“衣冠冢”,墓室呈方形,石板铺地,四周青砖砌筑,墓前嵌有一块削角青石墓碑。张人亚事迹展览室占地60平方米,于2009年4月建成开放。整个展览室分6个展区展现张人亚的革命一生,馆内还展出了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他生前著作等史实资料。张人亚事迹展览室是北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