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例会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陈银绍在2022年第一季度工作例会上的讲话
  • 阅读:
  • 时间:2022-05-17
  • 来源:
  • 陈银绍在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上的讲话

                                                                        2022年4月21日 

     

    一、关于一季度工作情况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实施市党史地方志工作“十四五”规划、实现史志事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季度总的来讲,各处室没有等、看、拖,抓主责主业行动快、进展快,各项工作成效明显。

    (一)抓理论学习,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一季度安排理论中心组学习5次,室务会议第一议题学习4次,机关集体夜学2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两会”,中央、全省党史和文献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上来。二是做好总结部署。召开2021年机关总结表彰会议,回顾总结2021年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处室和个人。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市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全面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经验,对下步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完成公务员2021年度工作述职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测评及“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印发今年党史地方志工作要点和重点工作责任分解,明确年度任务。三是加强机关党建。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完成总支书记、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和党员民主评议。以“模范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提升党支部规范化水平。组织党员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督促提醒全体干部始终绷紧党风廉政这根弦。

    (二)抓主责主业,开展史志鉴编研。一是紧跟大局开展资政研究。完成《解决好新市民住房保障问题事关共同富裕大局》《宁波GDP排名相近城市竞争态势与争先进位对策建议》等资政课题研究,并在《浙江蓝皮书》《宁波通讯》《宁波社科成果专报》等刊物上发表。发动全室力量开展2022年资政课题研究,共上报资政课题17篇,5篇选送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月鉴首期资政特辑《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要深化“三大认识”做好“三篇文章”解决“四大问题”》获市委彭书记、市长汤飞帆批示肯定。完成编写《宁波的生态文明之路》。着手撰写《“八八战略”引领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宁波山海协作二十周年回眸》《走向共同富裕:宁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等资政报告。继续推进《宁波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事纪要》编写。启动《〈浙江省党史和文献部门科研成果目录集(1980-2021)·宁波章〉》编写,完成习近平与宁波相关文献资料分类整理并开展初步研究利用。二是部署启动年鉴年报工作。全面启动全市11部综合年鉴以及《宁波年鉴2022》编纂工作,调整编纂大纲,力求内容在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上更加鲜明。推动《宁波月鉴》提质扩量,制作完成第1卷(1-12辑)合订函套版,做好第2卷第1辑扩大发行、第2辑排版和第3辑编辑工作,并持续输出宁波经验,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度史志资料年报有序推进,已有150家单位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报送人员,35家单位完成报送。“打赢镇海疫情防控歼灭战专题史志年报资料”共征集48家部门报送的电子文档289件、图照746幅、视频8个。三是精准指导推进专业(基层)志编纂。编制《宁波市扶贫开发与对口帮扶志》编纂工作方案,拟定编纂大纲。继续加大对部门志、行业志、基层志编纂单位的指导力度,参加《宁波保税区市场监督管理志(终审稿)》《宁波市供销社志(终审稿)》评审会,审读《中共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志(送审稿)》,指导市政协、市统计局、宁波海事局、市高等公路建设指挥部等单位编纂部门志。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印发《关于报送全市乡镇(街道)志编纂工作计划的通知》,加快推动特色乡镇志、村志编修工作。

    (三)抓多点开花,提升史志宣教影响力。推出《宁波史志》2022年第1期,全力打造专业权威史志刊物。刊出《宁波日报》“党史·方志”2月份专版。在甬派“宁波党史地方志”专栏刊发稿件23篇,其中宁波党史英烈谱系列2篇、红色印迹系列2篇、区县市红色文物2篇、宁波地方志名人系列4篇、名桥系列6篇,更新发布宁波党史微博101条。向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浙里学史”和“百年经典”频道供稿图文15篇,音频40篇,为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党史提供了多方位途径。整理全市革命遗址名录,起草《宁波市党史教育基地管理暂行办法》,为下步推进党史教育基地数字化提升工程打好基础。参加宁波党史馆设计方案对接会,做好党史馆筹建相关工作。加强对各区(县、市)党史部门革命遗址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专项资金用在专项上、花出实效来

    二、关于二季度工作

    二季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扣史志部门的职责定位,着力推进“三个转变”,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资政研究要有新方法、新成果。在编史、志、鉴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可采取一人为主、多人协作的方式,争取多出阶段性、短平快的资政成果。要利用好红色智库联盟平台,加强同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高等院校等高端智库以及民间智库的联系合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研究、宣传、阐释,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具有辨识度的研究成果,为宁波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智慧力量。

    二是年鉴、月鉴编辑要有新栏目、新特色。要突出常编常新,紧紧围绕全市推进“六大变革”、打造“六个之都”的战略部署,设立调整年鉴、月鉴新栏目,如“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文明典范之都”等,及时有效发挥资政信息平台作用。要组织好“三鉴一报”培训,加强对全市综合年鉴、专业年鉴、月鉴和史志资料年报工作的统筹指导,提升编纂人员业务水平。

     

    三是专业志编修要有新起点、新进展。根据中指组与省方志办的统一部署,启动全市“扶贫志”“小康志”编纂工作,统筹谋划,先行先试。尽快与市政府办公厅对接,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两志”编纂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启动《宁波市扶贫开发与对口帮扶志》编纂工程,制定完善编纂方案,召开编纂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编纂任务,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在2025年高质量完成,严防周期长的志书成为“烂尾工程”。

    四是宣教平台要有新理念、新目标。有宣教工作年度单项计划,各宣教平台每期都要有重点,主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等策划主题,不能临时凑版面、凑字数。史志正本出版任务完成后,学史(志)用史(志)的任务和作用变得更为重要,要积极开动脑筋,拓展宣教新途径、新形式,把宣传工作做足做充分。宣传工作不是宣教处一家的事,其他处(中心)要给予主动、积极配合,多供稿、多交流,充分运用这些平台,宣传好我们的成绩、成果。

    五是数字化改革要有新突破、新成效。“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闭环机制”“数智史志”应用场景建设要与“史志年报数字化平台”“党史教育基地提升工程”“史志文献数据库”建设等结合好、谋划好、实施好,力争取得突破,走在全省前列。